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5968
台北股市

0912-008-445

02-2217-9009

廣告連結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公司基本資料 > 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個股新聞
個股新聞
公司全名
台塑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個股新聞
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
1 台塑生醫餐飲品牌 聚光 摘錄經濟A 14 2025-02-27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主導下,主打正宗台塑牛小排、由台塑生醫成立的餐飲品牌「FB Kitchen」自1月試營運以來,午餐翻桌率達1.2倍,台塑生醫將在7月於高雄「王氏昆仲公園」開設第二家規模更大的餐廳「昆仲食舍-阿媽的私房菜」。

台塑生醫成立FB Kitchen品牌的目的並非要跨足餐飲業,董事長王瑞瑜表示,餐廳設置起心動念是為照顧員工,但也是首次將原本於台塑招待所內才能品嚐的正宗美食對外分享,「傳承我的母親當年款待員工與創辦人對待賓客的初心,能讓更多人能品嚐到這份40年經典美味中的溫暖與守護。」

台塑生醫資深經理吳鑫昌表示, 2023年底,原設於敦化北路的台塑企業總部因為都更關係遷移到內湖南京東路六段,當時周邊的餐飲選擇不多。因此王瑞瑜考量,讓園區同仁有更便利更多元的用餐選擇,指示團隊著手規劃園區內餐飲的供應,2024年底FB kitchen誕生,FB源於台塑生醫英文名稱Formosa Biomedical縮寫。

吳鑫昌表示,FB kitchen營運兩個月來,單月營業額約150萬元,已近損平。
2 台塑生醫微光眼鏡 獲台灣精品獎 摘錄工商A 16 2024-11-29
  台塑生醫推出「台塑生醫微光眼鏡」,利用光照療法調節褪黑激素 分泌量、修正人體生理時鐘,統計顯示具減少嗜睡、改善失眠、專注 力顯著提升三效果,且穿戴式眼鏡設計突破傳統光療設備限制,便攜 性和使用舒適性,開創光療新應用,展現研發與創新實力,獲2025年 台灣精品獎肯定。

  台塑生醫強調,微光眼鏡不僅是一技術突破,更代表公司結合自身 製造專業、學術研究及醫院臨床試驗資源,合作推動高科技與高品質 產品的研發,在醫療科技領域繼續邁進。

  台塑生醫結合明志科大有機電子研究中心推出微光眼鏡,相較傳統 落地型或桌上型光照治療設備,微光眼鏡之穿戴式設計大幅提升使用 便利性。

  台塑生醫指出,微光眼鏡過去一年針對科技業、輪班人員、學生等 族群累積實際使用數據,在關鍵指標有三大改善效果:包括使用者在 光照治療後專注力顯著提升;68%使用者失眠症狀有所減輕;75%使 用者嗜睡情況顯著改善。

  此外,微光眼鏡設計結構採用運動風鏡設計,配有可調式鏡腳及可 調鼻墊,可根據不同頭型與臉型進行調整,確保長時間佩戴舒適性。 產品使用的藍光光源經嚴格測試,危害性不高於日常室內外環境光, 確保使用者安全。
3 台塑生醫投資建置 全台首座光電儲能球場 摘錄工商A 14 2024-10-23

  台塑生醫致力於推廣預防醫學及再生能源應用,投資近2,000萬元 為屏東縣牡丹鄉石門國小建置的全台第一座光電儲能球場正式啟用, 為孩子提供遮風避雨、不用曝曬的運動空間。

  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未來球場每年自發9萬度綠電,減碳 約45公噸、相當種植近4,000棵樹,將透過儲能系統在停電、斷電時 為學校禮堂及球場供應長達一周的夜間照明,也作為部落緊急民生、 醫療用電需求,盼為下一代創造安全健康的運動環境,建構全綠能不 斷電小學典範,樹立校園永續發展標竿。

  台灣近年推廣各級學校建置光電球場,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及增加室 內運動空間,但石門國小為排灣族部落原住民學校,位置極度偏遠, 饋線容量相對不足,近年也未擴建,遇到天然災害毀損饋線時,修復 時程相當長,也無法供應部落緊急用電,王瑞瑜因此決定捐贈光電儲 能球場。

  王瑞瑜指出,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30年前提出「釣竿計畫」免費 提供原住民孩子就學,至今累計投入近17億元、幫助逾5,500人,還 有人多年前從長庚護專畢業後在牡丹鄉衛生所服務,代表釣竿計畫不 僅改善孩子人生道路,也為原住民部落培養優秀醫療人才,促進社會 良善循環,現在自己也秉持創辦人精神,希望透過光電儲能球場為下 一代貢獻力量。

  王瑞瑜強調,這是全台灣第一座結合鋰鐵電池儲能系統的太陽光電 球場,幫助學校用電自給自足,且餘電不躉售,透過儲能系統保留珍 貴電力。感謝原民會捐贈36坪原住民保留地,幫助台塑生醫完成善舉 ,也感謝教育部、屏東縣府協助,共同為石門國小打造陽光健康、穩 定供電、節能減碳的光電儲能球場,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以具體行 動承擔責任。
4 台塑生醫肺癌臨床試驗 躍國際期刊 摘錄工商A5版 2024-10-18

  台塑生醫精準醫療耕耘報喜,宣布子公司「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 與台北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合作,完成全台第一個以免疫細胞治 療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二期人體試驗,結果顯示患者無惡化存 活期中位數為5.6個月、疾病控制率100%,且存活超過一年比率高達 85.7%。臨床試驗成果已發表於國際知名Nature出版社之Scientifi c Reports醫學期刊。

  台塑生醫表示,全國目前有15家醫院委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製備 細胞,以執行特管辦法細胞治療臨床業務,治療對象涵蓋實體癌與血 液惡性腫瘤患者。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導入台塑企業豐沛的產醫學資 源,大幅提升研究能量,加速再生醫學及細胞應用領域發展。

  台塑生醫指出,長春藤生命科學積累20年細胞治療技術及臨床應用 的豐富經驗,核心技術「CIK自體免疫殺手細胞醫療技術」(簡稱IK CR),是一種於體外快速增殖患者自體免疫細胞,再回輸患者體內, 藉以提高其自身免疫功能、免疫細胞抗癌活性。

  長春藤生命科學與北榮、三總以免疫細胞治療第四期非小細胞肺癌 的臨床二期人體試驗,證實接受「自體免疫殺手細胞IKCR」治療的晚 期肺癌患者,不僅具有臨床成效,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試驗成果顯 示,接受超過12劑IKCR針劑治療的肺癌患者,其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 為5.6個月,疾病控制率為100%,存活超過一年比率為85.7%。此外 ,治療副作用發生率極低,僅3.5%,且程度皆為疲憊等輕微等級之 不良反應。
5 生技廠同時瞄準東協、大陸人口紅利 摘錄工商A 10 2024-09-23
  除美國生物安全法帶動的商機外,東協和中國大陸的人口紅利,也 吸引生技業揪團布局。葡萄王分別結盟統一、全宇-KY,大樹攜手晨 暉、台塑生醫,麗豐-KY則與普生、永立榮合作,啟動新一波的成長 動能。

  業者分析,生技業軍美國市場,看中的是龐大的製藥市場,布局東 協和大陸市場,則以保健和美容保養品為主。

  瞄準東協保健品每年逾50億美元的高成長商機,葡萄王不僅在中壢 廠設有清真認證的生產專線,服務為數眾多的穆斯林飲食外,也與全 宇合資創立GK BIO,最快今年底前有營收挹注。子公司葡眾,明年上 半年也確定進軍馬來西亞直銷市場,成為海外布局的首站。

  葡萄王在2021年也引進統一集團斥資約20億元入股,雙方開啟全方 位合作,並由台灣延伸至大陸等海市場。

  大樹則以分進合擊策略布局插旗,除攜手晨暉在馬國成立合資公司 ,推自有品牌保健食品外,也與當地團隊創立公司,代理台塑生醫系 列產品進軍東南亞。

  麗豐積極布局的大健康產業,則是鎖定兩岸市場,近年陸續入股普 生和永立榮,也成為兩家公司產品行銷兩岸的重磅客戶。

  麗豐青睞普生握有專利的原料P113抗菌胜((月太))利基,已積 極協助普生開發系列產品,打開通路知名度。另外,麗豐也攜手永立 榮搶攻抗衰老商機,進軍大陸市場,明年會有更多品項上市舖貨。
6 健保篩檢預算提高 醫檢股樂 摘錄工商B6版 2024-08-06
  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出席「2024癌症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宣布,為 降低癌症死亡率,健保篩檢補助項目將從現行乳癌、口腔癌、子宮頸 癌、大腸癌,增加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及胃癌的幽門桿 菌檢測,且癌症早期篩檢預算也由一年28億元提高到68億元,市場樂 觀此舉對金萬林-創(6645)、基米(4195)、訊聯基因(4160)、 台塑生醫等布局檢測領域的生技公司營運大添利多。

  金萬林總經理楊文明認為,全基因檢測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提高 健保給付的效益。對無法使用藥物逆轉的年齡老化也能透過基因檢測 ,找出先天的不足,針對可能產生疾病的變因,以預防性保健、保健 習慣,及早控制。

  金萬林有LTDs、CLIA與CAP等最高規格認證的檢測實驗室,是目前 國內最多高階檢測項目的本土廠商,已開發多項代謝體檢測項目,預 計近期可再取得血液腫瘤、全面型癌組織用藥檢測、全面型癌循環核 酸檢測等高階基因檢測的認證。

  金萬林與旗下AI數據公司元萃數據,結合「台灣精準預防醫學學會 」舉辦「2024癌症精準醫學高峰論壇」,主題涵蓋NGS在固態腫瘤( 如肺癌、乳癌、甲狀腺癌)及液態腫瘤(如血癌)相關應用,並邀請 台大、北榮、高榮、中國醫癌症專家分享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

  石崇良指出,為強化國家癌症防治計劃,提出政策三箭:首先是篩 檢項目從現行的四項癌症:乳癌、口腔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再增 加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年齡條件和數量也會放寬,及 胃癌的幽門桿菌檢測;癌症早期篩檢預算提高到68億元。

  其次,聚焦精準診斷精準治療,2026年起全台醫療單位需取得LDT s認證;第三支箭則將強化醫師精準醫療知識及臨床使用、運用,至 少要取得八個學分認證。
 
第 1 頁/ 共 1 頁 共( 6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